陈会文,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卫健委先进工作者、上海市卫健委优秀学科带头人等。近日,他再添荣誉荣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
从事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纠治和基础研究近30年,陈会文累计独立主刀手术5000余例。无影灯下,陈会文总是目光如炬,面对患儿的身体病症像对待一件件艺术作品一样,精雕细琢,力争精准摘除病灶;他操作起手术刀,仿佛就像摆弄吃饭的筷子,在如拳头般大小的心脏内自如游走、划动,患儿的每一间心房、心室及每一根微细血管,他再熟悉不过。2022年7月,这位黄浦江畔的小儿心胸外科专家来到贵州,转换身份,以“三线精神”竭力打造贵州儿科医疗高地。
担当:“是一种责无旁贷的责任”
临床救治一线,陈会文是小儿心胸外科领域的国家级专家,对于医院管理,他还是一名“新将”。
时针回拨,2022年7月,陈会文听从指挥,任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贵州医院(以下简称“贵州医院”)副院长(执行院长),工作地点从上海变为贵阳,工作内容从临床救治变为医院管理者,同时承担医疗服务、科研等工作,成为贵州首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者”。
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民生工程。面对这项崭新的使命,陈会文说,“为国效力,是一种责无旁贷的责任,更是一生的荣誉”。工作中,陈会文也将这句话作为自己的信仰,立志打造立足贵州、辐射西南的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
身负国家使命,陈会文自知责任重大。作为上海、贵州两地沟通的纽带,陈会文初到贵州便开展调研,主动对接,详细了解贵州需求,及时向上海总院报告,积极推进两地、两院深入交流、共同谋划,打开共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格局。
陈会文秉承上海总院“一切为了孩子”的服务理念,积极参与贵州医院院区建设,从院区设计装修、医院形象设计等均采纳上海总院模板,多色彩搭配大楼外观;在医院建筑、内部装修、医务人员工作服参照上海并融入贵州特色元素,同时将上海总院“无哭声品牌”平移到贵州医院,致力打造最有温度的医院。
“不只是我,包括全部上海派遣的专家团队,我们来到贵州就是要把上海总院的品牌、管理、技术移植到贵州医院,实现同质化发展,全面提升儿童救治水平,打造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贵州品牌。”对于贵州医院的发展路径,陈会文非常明确,并立下军令状:“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一日不成,上海专家绝不返沪!”
作为管理者,陈会文深知要推进医院快速发展,离不开一支高水平医疗团队。对此,陈会文要求上海专家在贵州医院积极开展高水平临床业务,同时加快组建学科队伍,强化基础研究与临床需求结合,带动并鼓励各级医护人员积极申请各项科研课题,经过国家及省部级课题的培训,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儿科学科团队,也为贵州医院发展储备人才。
值得一提的是,贵州医院建设工作在2023年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第二轮“回头看”调研中得到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卫生健康委的肯定和表扬。陈会文也荣获全国2024年度推进医改、服务百姓健康“十大改革先锋”称号。
专业:“像移植心脏血管一样构建学科体系”
作为一名临床专家,陈会文清楚,“只有专业化,才能全面提升儿科的精准救治能力,保障患儿大病不出省”。
为此,陈会文认为,“要像移植心脏血管一样构建学科体系。”面对贵州医院儿科“大内科、大外科”的粗放格局,陈会文亮出改革“手术刀”,将儿科细分为31个亚专业。他还积极发挥桥梁作用,向上海总院建议涵盖各专业的专家长驻贵州医院,并提出“技术水平更高、管理能力更强、家国情怀更浓”的遴选标准,希望派驻专家做到“有求必应、有需必来”。经过努力协调,迄今已有100余名上海专家长驻贵州医院,四分之三的专家派驻时间为1年以上。
作为小儿心脏领域的国家级专家,陈会文深知高度专业化的救治团队对于先心病诊治的必要性。于是,他克服各种困难,从零开始,带领由贵州医院外科、内科、体外循环、麻醉、监护、放射等学科组成救治团队,成功组建了贵州省第一家“小儿心脏中心”和“小儿心脏外科监护室”。
此后,陈会文带领儿童心脏中心团队铆足了劲,填补了贵州小儿心脏领域的一个个空白……
很快,贵州医院儿童心脏中心无论在管理、技术,或是质量上都和上海总院做到均质化。于2023年成功获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据统计,陈会文带领心脏外科团队成功实施“Berry综合征”早产儿心脏畸形矫治术,创下了该病种世界最低体重、最小年龄记录;成功开展了贵州省最低体重新生儿大动脉调转手术(switch)、贵州省首例新生儿期主动脉缩窄合并心内畸形一次性纠治术等900台手术,其中最高难度的四级手术占比超过90%,有12项技术在贵州省内领先、1项西南地区领先。
仁心:“到老百姓最需要的地方去”
“常到三线峥嵘地,少到江浙鱼米乡!”在陈会文看来,比起优质医疗资源丰富的城市,基层群众对于优质医疗服务的渴望更加强烈。为此,初到贵州的陈会文便提出要送医下乡到贵州88个县市区。
“我们要发扬老一辈三线建设者的奋斗精神,到老百姓最需要的地方去,把先进医疗技术和理念扎根当地开花结果,让贵州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与国家级医院同质化的医疗服务。”陈会文坚定表示。
近三年来,陈会文利用周末和节假日时间,亲自带领贵州医院“从头越”专家志愿服务团先后到六盘水、毕节市、铜仁市、遵义市、安顺市、贞丰县、黎平县、台江县、瓮安县等51个县(市、区)及云南省红河州开展义诊、培训及健康科普活动,覆盖群众2.5万余人。
每到一处,陈会文都会根据当地需求,带领相关专家前往,通过送医、送技术、送理念等方式实实在在帮助当地解决医疗服务难题,让更多儿童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专业规范诊疗服务,有效解决当地儿童“看病难、看病远”问题。
义诊中,陈会文还向当地医生和群众宣传起贵州医院,让大家知道贵州省内就有一家“国家队”水平的儿科医院。
有家长向陈会文感谢道,“孩子小、出远门看病很不方便,如今在‘家门口’看上您这样的大专家,真是帮我们解决了大难题。”
贵州农村人口众多,大多数人缺乏对先心病的认识,导致许多患儿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秉承“一切为了孩子”的理念,陈会文多次义诊都会抽派心内科、心胸外科、心脏超声等科室的专家组成先心病筛查小分队,为当地小学生免费开展先心病筛查,对于发现异常的学生及时安排到医院治疗,让患儿在家门口就看上“上海专家号”。
在陈会文办公室,墙上挂着一幅贵州地图,他用红旗标注着送医下乡县区的医疗足迹,这位来自黄浦江畔的医者以仁心仁术正带领团队在贵州大地诠释着新时代医者的担当和大爱。
(本报记者 赵明艳)
编 辑:石 磊
二 审:杜 明
三 审:赵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