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医院
医药
党建
康养
新闻
院校
通讯
通讯
文学创作
广告
征订
科普
基层亮点

贵阳市妇幼保健院F·PAC升级、早孕门诊与多学科协作大揭秘

作者: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5年05月16日
为普及“生育友好型社会"理念,提高公众对生育政策的知晓率和理解度,引导树立正确的生育力保护观念。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联合妇产科在线特别开展《生育友好新视界》系列交流倡导活动,围绕女性生育力保护和生殖健康两大主题,传播科学知识,提升公众生殖健康素养。邀请计划生育和妇产科专业领域专家深度探讨“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解读早孕、流产关爱服务工作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和新的挑战,为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言献策,共同推动早孕关爱服务体系的建设。



本期我们邀请到贵阳市妇幼保健院兰琳教授从生育力保护到多学科协作方面,谈论服务患者的创新实践。


PAC十年蝶变F·PAC:

多维助力女性健康与社会医院协同发展


兰琳教授表示,贵阳市妇幼保健院自2013年启动PAC项目以来,通过为意外妊娠女性患者提供流产前、术中及术后的全程关爱服务,显著降低了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并依托高效、长效避孕措施有效减少重复流产,保护女性生育力。经过十年实践,PAC升级为F·PAC后,服务关口进一步前移,通过深入高校和高中开展生殖健康与疾病预防知识宣教活动,有效提升育龄女性的健康素养与自我保护意识。



此外,兰琳教授还介绍道,该项目已拓展至妇科疾病早期管理,实现女性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既提升其生活质量,又减少妇科疾病对生育力的潜在危害。这一升级不仅帮助女性在计划妊娠时避免疾病困扰、实现优生优育,也在非意愿生育阶段提供科学避孕支持,降低医疗风险。对于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而言,F·PAC通过健康教育、疾病防控与生育力保护的多维干预,促进了女性生殖健康水平的整体提升;对医院发展而言,该项目深化了专科服务内涵,提升了医疗质量与社会口碑,同时推动了从临床治疗向预防-治疗-康复一体化服务的转型,契合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发展方向。


聚焦人口形势:

早孕门诊分流管理,为女性生育解忧护航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出生人口断崖式下降,国家适时推出早孕门诊服务,贵阳市妇幼保健院响应号召,基于现有F·PAC服务流程,开展早孕关爱门诊服务。兰琳教授指出,针对早孕患者,统一实施分流管理,将患者分为早孕有生育要求、早孕无生育要求及早孕合并妇科疾病三类。对有生育要求者,安排至孕产一体保健门诊,开展孕前及孕期筛查等产科管理工作,后期可转至产科住院分娩;对无生育需求者,手术同时落实避孕措施,并适时协助有生育计划者制定规划;对合并妇科疾病者,重点排查疾病带来的妊娠风险。此外,还设立了心理门诊、优生遗传咨询门诊及孕产一体化门诊,为患者因错服药物、接触不良因素、合并慢性疾病及药物困扰等对胎儿发育异常的担忧提供有效咨询与合理建议,以提升孕产妇生育意愿与生育质量。未来,贵阳市妇幼保健院将借助远程互联网、远程会诊等手段,组建MDT团队对早孕门诊工作进行综合管理,旨在通过这些举措提升服务质量,让女性患者无后顾之忧。



基于F·PAC分层管理的妇科慢性疾病管理探索与医院发展机遇


依托F·PAC体系及咨询员队伍,对患者进行分层管理,涵盖妇科疾病及慢性疾病领域。兰琳教授谈到,通过组织医生开展线上线下学习活动,构建了患者随访系统,并同步推进审计工作,成立了专项推进组。同时,积极推动基层医院与上级医院组建医联体,以强化医疗资源整合与协同服务。



针对月经病、子宫内膜增生等需长期管理的慢性疾病,充分利用随访系统,定期向患者推送复诊信息,引导其前往指定医院接受检查与后续管理。兰琳教授提出,此举有效遏制了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尤其避免了因疾病恶化对女性生育力造成损伤。其中,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在月经病患者中较为多见,特别是青少年群体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对于这部分患者,我们给予长期细致的管理,涵盖体重控制、面部及高雄症状的抗雄治疗,以及月经周期的精准调节。兰琳教授表示,经过长期治疗,患者体重得到有效控制,雄激素水平得到改善,月经周期逐渐恢复正常,子宫内膜病变的发生风险也显著降低。PCOS患者群体是我们在妇科慢性疾病管理中具有代表性的重要部分。


在当前生育率下降、众多患者面临“想生而生不出来”困境的背景下,妇幼专科医院的合理转型显得尤为关键。部分医院产科面临业务收缩,楼层关闭,甚至转型至产康或产后月子中心领域。


然而,贵阳市妇幼保健院在开设相关服务后,妇科手术患者数量并未减少。相反,在其他医院门诊病人量下滑的同时,患者数量还略有增长。这主要得益于流产后管理、F·PAC妇科疾病管理以及月经病门诊管理等方面的精细化运作,成功留住了患者资源,为医院在复杂医疗环境中生存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


推动院内多学科合作机制建设,提升患者服务效能


随着F·PAC的进一步推进,生殖健康咨询门诊服务内涵不断丰富。在实际工作中,以月经病小组、营养科体重管理门诊、营养减重门诊、护理部及超声介入科等多学科团队为依托,对患者开展全方位管理。兰琳教授指出,为更好地服务患者,需积极协调院内能动性,促进科室协作,使患者在接受治疗的同时,实现治疗效果最大化,达成预期治疗目标,保护其生育能力。


(供稿:贵阳市妇幼保健院)


编  辑:周   岩

二  审:文   叶

三  审:高学军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用户协议
领导之窗

交流与合作

投稿说明

友情链接

贵州微联盟
贵阳晚报
贵阳晚报

联系我们

客服热线
版权声明
小程序
公众号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2022004291号 技术支持:贵州微联盟信息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