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解决医疗机构校验“重复跑腿、程序繁琐”等问题,近年来,印江以“强医工程”为抓手,推行“上门校验+联动服务”模式,通过主动上门、联并办理、加强指导等措施,充分发挥“三员”优势作用,真正做到校验“零距离”服务“心贴心”。
主动上门,当好校验“服务员”。针对村卫生室“位置分散、交通不便”痛点,印江变“坐等申请”为“上门帮办”。组建校验工作组,下发《关于集中开展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放射诊疗许可证〉校验的通知》,明确告知医疗机构校验办理所需相关材料。按照“上门服务+集中办理”模式,邀请行业专家下沉基层现场办公,一次性完成材料审核、实地勘验等工作。推行“一次性告知+容缺受理”制度,对于主要材料齐全且符合法定要求,但次要材料略有欠缺的情况,先行予以受理,将方式从材料“不全不办”升级为“边办边补”,坚决杜绝群众“来回跑”现象发生。今年以来,已为全县400多家基层医疗机构开展上门校验,每家机构平均节省校验时间1-3个工作日。
联并办理,当好校验“联络员”。大力推行联并审批机制,精简办事流程,创新推行“联并申请、统一审查、上门联办”模式,针对《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放射诊疗许可证》需要同时校验的基层医疗机构,工作人员提前梳理两项校验材料,将多个相关联的“单事项”合理归集,形成“校验集成清单”,通过提交一套材料、接受一次检查,实现“上一次门、办两件事”,真正把“高效办事”落到实处。今年以来,已完成18家基层医疗机构联并校验服务,基层满意度大幅提升。
加强指导,当好校验“参谋员”。推出“校验+”机制,对校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现场提出整改意见,通过“边校边教”,进一步规范基层医疗机构监督管理。同时采取抽查、现场核查、电话随访等方式开展跟踪指导,确保全面整改到位。校验工作结束后,向社会公示校验结果,主动接受社会监督,针对校验中发现的共性问题,组织开展专项培训,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管理人员和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依法执业意识。
从“群众跑腿”到“上门服务”,从“重复提交”到“一次办结”,是印江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具体实践。下一步,印江将持续深化审批服务改革创新,主动靠前、精细服务,以服务“小切口”撬动营商环境“大优化”,为全县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本报通讯员 安艳妮 邹旭丹)
编 辑:周 岩
二 审:文 叶
三 审:高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