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医院
医药
党建
康养
新闻
院校
通讯
通讯
文学创作
广告
征订
科普
基层亮点

我的从医路——回望初心谈感想|张睿:银发初信,铸就医者匠心

作者:贵州健康报
时间:2025年07月05日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回首往昔,我已在口腔医学领域深耕十七载。而我与牙体牙髓专业的不解之缘,还要追溯到职业生涯的首位患者,一位满头银丝、精神矍铄的退休老人。彼时,尚处实习阶段的我面对患者尤为紧张,唯恐经验不足带来任何差错。但老人那饱含信任的眼神却如一剂强心针,瞬间驱散了我内心的不安。治疗结束后,老人慈祥的笑容、竖起的大拇指和那句真挚的“你做得很好”,带来的不仅是自豪,更是一份沉甸甸的托付。这份来自患者的肯定,让我更加坚定了从医的信念,决心在这口腔医学的道路上砥砺前行,用所学知识为更多患者驱散病痛的阴霾,点亮健康生活的曙光。

然而临床工作中,面对复杂病例决策的踌躇犹豫、教学实践的责任重担与科研探索的未知领域,令我深感自身能力边界所在。为真正担起患者那份沉甸甸的信任,我毅然踏上了精进之路。2015年,奔赴第四军医大学进修求学,系统学习专业知识与临床经验,提升诊疗能力;2017年,前往山东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深入钻研口腔医学的前沿理论,参与各类科研项目,锤炼科研思维与创新能力;2023年,以访问学者身份访学香港大学,与国际顶尖学者交流探讨,了解全球口腔医学的最新动态与先进技术,拓展国际视野。这些经历,全面提升了我的专业素养,能够更从容地应对复杂病例,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治疗方案。

牙体牙髓病的治疗是微观世界的精细雕琢,更是医患彼此信任的具象承载。每一颗患牙承载的信任,让我在操作中倾注全副匠心。从条分缕析的精准诊断到个性化方案的详细制定,从根管治疗的精细预备到严密充填,从牙体修复的形态处理到自然色泽的还原再现,都容不得丝毫懈怠。这不仅是对技艺的极限挑战,更是对患者信任嘱托的敬畏实践。每一次治疗,都是一场力求功能与美学统一的创作,让承载信任的患牙重焕光彩,重新融入患者的生活,绽放出自信的笑容。

在从医的漫漫征途中,医患关系的建立宛如一座桥梁,连接着医生与患者的心灵。每一位踏入诊室的患者,都带着病痛的焦虑与对健康的渴望。此时,用心倾听患者诉求至关重要。我们需耐心了解其症状细节与内心担忧,解答患者的每一个疑问,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复杂的医学知识,让他们感受到被尊重、被重视。这些真诚的沟通,是构筑信任的关键。唯有信任,才能促成患者的积极配合,与我们共同对抗疾病。这种基于信任与尊重的医患关系,不仅有助于患者身体的康复,更能给予他们心灵上的慰藉,让他们在就医过程中感受到温暖与关怀。

回首过去的十七年,虽有荆棘坎坷,但更多的是成长的喜悦与收获的充实。每一次诊疗的成功,都如同一盏明灯,照亮我前行的道路;每一次患者的感激,都如同一股暖流,温暖我疲惫的心灵。未来,我将继续坚守在口腔专业领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精湛的技艺,为患者的口腔健康保驾护航。用我的专业知识与仁爱之心,为每一位患者驱散口腔疾病的阴霾,让他们都能绽放出健康而灿烂的笑容,自信地面对生活的每一个瞬间。

(来源: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张睿)


编  辑:向 烨

二  审:毕 锋

三  审:赵 亮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用户协议
领导之窗

交流与合作

投稿说明

友情链接

贵州微联盟
贵阳晚报
贵阳晚报

联系我们

客服热线
版权声明
小程序
公众号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2022004291号 技术支持:贵州微联盟信息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