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以下简称贵中医大二附院)心血管外科主任在中日友好医院著名心血管外科专家刘鹏教授指导下完成了医院首例冠状动脉搭桥术。
患者,男性,72岁,因“反复胸闷、胸痛、气促半年”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院外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提示:三支病变。冠心病,全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言之,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冠状动脉狭窄,甚至闭塞,其供血的心肌出现缺血缺氧而出现胸痛、胸闷等临床症状,甚至发生梗死而就诊。
患者入院后,积极为其完善术前检查,根据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情况,决定为患者行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经过术前仔细评估及准备后,手术在全麻下进行,术前放置IABP(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手术顺利完成,术中心率血压稳定,术后转入重症医学科监护,病情平稳后转入心血管外科病房,现已康复出院。
什么是冠状动脉搭桥?
冠状动脉搭桥就是以其他血管作为移植材料,跨过病变部位血管,在远端血管做吻合,将近端吻合上主动脉上,为心肌提供供血。冠状动脉搭桥手术(CABG)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但真正的发展和普及主要是在最近的几十年。1967年,Rene Le Riche使用了大隐静脉作为桥血管进行冠状动脉搭桥,这是历史上著名的里程碑事件之一。1960年代后期至1970年代,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死亡率显著下降,手术技术也变得更加成熟。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冠状动脉搭桥技术已经取得了显著进步,手术数量和质量都有了大幅提升。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能有效地缓解患者心绞痛, 改善心肌供血, 避免心肌梗死的发生, 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寿命, 并且手术并发症和死亡率都很低, 是一种公认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为心脏外科领域的标志性技术,冠脉搭桥术以其技术难度大、手术风险高的特点,对团队协作要求度高,已成为衡量科室技术水准及医院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贵中医大二附院心血管外科为医院新建的集心脏外科、血管外科于一体的全脉管外科诊疗科室。科室建科以来,高质量完成了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颈动脉支架植入术、锁骨下动脉支架置入同期颈锁动脉搭桥术、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胸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主髂动脉支架植入术、髂-股动脉人工血管旁路搭桥、髂股动脉内膜剥脱术等高难度高风险手术。以医院建设的杂交手术室为保障,能常规开展血管外科高难度、高风险手术,为患者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
(供稿: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编 辑:周 岩
二 审:文 叶
三 审:赵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