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对下肢淋巴水肿好,选对方式是关键

作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妇科医学诊疗中心 张雯
发布:2025-07-18 阅读量:0   发表证书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忙碌一天后,脱下鞋子发现脚踝肿得像馒头,用手指按下去还会留下一个小坑;或是做完手术一段时间,发现下肢莫名其妙变粗,皮肤紧绷发亮,走路都觉得沉重。这些很可能是下肢淋巴水肿在“作怪”。别担心,今天就和大家聊聊,怎么通过运动让我们的双腿重新轻盈起来。

 

为什么下肢淋巴水肿需要运动?

 

下肢淋巴水肿就像家里的下水道被淤泥堵住,淋巴液排不出去就会堆积在小腿、脚踝,让腿又肿又沉。而运动时肌肉收缩能像“水泵”一样挤压淋巴管,把淤积的淋巴液往心脏方向推。但要记住:剧烈跑跳或长时间站立就像给“堵塞的管道”加压,反而会让水肿更严重,必须选对运动类型。

 

运动前,这3件事一定要做好

 

运动前要先找医生评估,若有急性感染、伤口未愈合或严重水肿,贸然运动易加重病情,医生会判断是否适合运动及运动类型,还可能建议搭配弹力袜进行“压力治疗”。选对时间和环境也很重要,避免饭后立即运动,可在上午身体轻松时进行,场地选室内平整处,穿舒适鞋袜。同时,3-5分钟的基础热身不可少,如脚踝绕圈、拍打小腿肌肉,能让身体提前进入状态,减少受伤风险。

 

运动最适合下肢淋巴水肿人群

 

低强度有氧运动

1.慢走:这是最容易上手的运动,特别适合术后恢复期或者轻度水肿的朋友。刚开始运动时,不用走太快,每分钟走60-80步就行,每次走15-20分钟。如果觉得累,可以分成两次,上午走10分钟,下午再走10分钟。记得走路时要抬头挺胸,步伐平稳,不要忽快忽慢。

2.游泳:游泳对下肢的压力很小,是非常理想的运动方式。你可以在水里慢慢行走,或者选择慢游,动作尽量舒缓。但要注意,游泳时不要憋气,保持正常呼吸,游累了就停下来休息一会儿。游泳的时间控制在20-30分钟左右,频率每周2-3次。

淋巴引流操

这套操专门针对淋巴循环设计,动作简单,所有水肿人群都能做,而且需要长期坚持。

1.坐姿脚踝运动:坐在椅子上,双腿自然下垂,脚尖慢慢向上勾起,保持2秒,再用力下压,同样保持2秒,重复10次;然后左右摆动脚踝,各摆动10次。这个动作能刺激脚踝周围的淋巴管,促进淋巴液流动。

2.卧位抬腿运动:平躺在床上,双腿伸直慢慢抬起,与地面成45°角,保持10秒后再轻轻放下,重复5次。抬腿时,尽量保持腿部肌肉放松,不要用力绷得太紧。每天早晚各做一组,效果更好。

3.抗阻训练当你的水肿情况有所缓解,想进一步增强腿部肌肉力量时,可以尝试抗阻训练。但一定要在医生或康复师的指导下进行,避免过度用力。

最常见的抗阻训练是用弹力带练习。把弹力带套在脚踝上,双手抓住弹力带另一端固定,然后慢慢向侧面摆腿,再缓慢收回,左右腿各做8-10次,为一组,每次做3组。刚开始用弹力较松的带子,随着肌肉力量增强,再逐渐增加弹力。

 

运动中的“红绿灯”,记住这些很重要

 

1.绿灯情况(可继续运动)

运动时,下肢出现轻微的酸胀感,或者稍微出点汗,这都属于正常现象,说明运动起到了效果。休息一会儿后,这些感觉就会消失,你可以继续运动。

2.黄灯情况(需调整或暂停)

如果运动过程中,发现下肢肿胀比之前更严重,或者出现轻微疼痛,别硬撑,先暂停当前动作。找个地方坐下来,把腿抬高,让下肢高于心脏位置,休息5-10分钟。等不适感减轻后,再决定是否继续运动。如果症状没有改善,建议及时咨询医生。

3.红灯情况(立即停止运动)

一旦出现剧烈疼痛、皮肤发红发热,或者关节发出异响,这是身体在发出严重警告,必须马上停止运动!这种情况可能意味着身体受到了损伤,要尽快去医院检查,千万不能耽搁。

 

居家辅助小技巧,让运动效果翻倍

 

每天睡前平躺,双腿垂直靠墙成90°保持15-20分钟,借重力助淋巴回流,适合久坐久站人群。按摩需从大腿向小腿轻柔推按,可配润肤乳减少摩擦,每次5-10分钟,每日1-2次。同时避免久坐久站,每小时起身活动3-5分钟(如踏步、动脚踝),且不跷二郎腿,以防阻碍血液循环加重水肿。

总之,下肢淋巴水肿别焦虑,科学运动是良方。选对低强度运动,做好准备,牢记运动中的“红绿灯”,搭配居家辅助小技巧,就能促进淋巴循环,减轻水肿。让我们一起行动,告别“沉重腿”,迎来轻盈人生。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20220042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