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患者如何应对靶向药耐药

作者:贵港市人民医院 蒙锦祥
发布:2025-07-18 阅读量:0   发表证书


在肺癌治疗中,靶向治疗就像一把精准的 “钥匙”,能针对肿瘤细胞的特定基因突变发挥作用,让很多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但不少患者在治疗一段时间后,会遇到一个棘手的问题 —— 靶向药不像以前那么管用了,也就是医学上所说的 “耐药”。其实只要正确应对,依然有很多办法可以控制病情。下面,我们就来一步步说说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处理。

什么是靶向药耐药?

靶向药耐药是指原本有效的药物逐渐失效,肿瘤可能重新生长或转移,这是因肿瘤细胞基因发生新变化或通过其他途径避开药物抑制。耐药时身体可能出现原有症状加重、复查显示肿瘤变大或肿瘤标志物升高等信号,也有些患者无明显感觉仅在检查时发现。但耐药并非治疗彻底失败,而是提示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发现耐药后,第一步该做什么?

发现可能耐药后,首先要做的就是保持冷静,千万别自己做主停药或者换药。很多患者一着急就想 “换药试试”,但这样很可能耽误治疗,甚至带来风险。正确的做法是第一时间联系主治医生,把自己的症状变化、用药情况详细告诉医生。

接下来,要积极配合医生做检查。医生通常会安排胸部 CT 检查,看看肿瘤的大小和位置变化;还可能会建议做基因检测,尤其是二次活检或者血液 ctDNA 检测,目的是找出肿瘤耐药的具体原因,看看有没有新的基因突变。另外,患者可以自己记录一下身体的变化,比如什么时候开始不舒服、症状有多么严重等,这些信息能帮助医生更准确地判断病情。

医生会怎么制定新方案?

根据检查结果,医生会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新方案。如果基因检测发现了新的可靶向的突变,那么换用新一代的靶向药往往是首选。比如,EGFR 突变的患者用一代靶向药耐药后,如果检测出 T790M 突变,就可以换成三代靶向药。

如果没有找到新的靶向突变,化疗也是常用的办法。现在的化疗已经和以前不一样了,副作用比过去小了很多,医生会通过一些辅助药物减轻恶心、呕吐等不适,而且化疗能快速控制肿瘤生长,为后续治疗争取时间。

免疫治疗是近年来的 “新武器”,它的原理是激活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让免疫细胞去攻击肿瘤细胞,适合那些没有驱动基因突变,或者免疫标志物表达阳性的患者。

此外,医生还可能会采用联合治疗的方式,比如靶向药联合化疗、免疫治疗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等,具体怎么组合,要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肿瘤的进展程度等因素来决定。

对于一些符合条件的患者,参加临床试验也是一个选择。临床试验中可能会用到最新的药物或治疗方法,虽然存在一定风险,但也有可能给患者带来新的希望,不过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充分了解利弊后再做决定。

患者和家属能配合做些什么?

在新的治疗过程中,患者和家属的配合非常重要。用药方面,必须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来,按时按量吃药,不能随意增减剂量,更不能自己停药。很多患者觉得 “药吃多了不好” 或者 “症状轻了就可以少吃点”,这些想法都是错误的,可能会影响治疗效果。

治疗过程中如果出现副作用,比如化疗后恶心、呕吐,或者吃靶向药后出现皮疹,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措施缓解,比如用止吐药、保持皮肤清洁等。同时,要坚持定期复查,按照医生规定的时间做 CT、抽血等检查,这样才能及时发现治疗效果如何,有没有出现新的问题。

生活上这样做,帮身体 “抗癌”

除了配合治疗,生活上的调理也能帮身体更好地对抗肿瘤。饮食方面,要保证营养均衡,多吃一些优质蛋白,比如鸡蛋、瘦肉、鱼肉,还有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尽量少吃辛辣、油腻、刺激性的食物,这样能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休息也很重要,每天要保证7-8小时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很多患者觉得 “越休息越没力气”,其实适当的休息能让身体恢复能量,反而更有精神。

心理状态对病情的影响也很大,耐药后患者容易出现焦虑、悲观的情绪,家属要多陪伴、多鼓励,患者自己也可以和病友交流,或者参加一些心理疏导活动,保持积极的心态。好的心情能让免疫系统更活跃,更有利于对抗肿瘤。

结论

靶向药耐药是肺癌治疗中常见的情况。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新的药物和治疗方法正在不断涌现,给患者带来越来越多的希望。记住,遇到问题及时问医生,不要自己扛着,医患携手,一定能找到最适合的治疗路径,最大限度地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20220042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