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糖药漏服,补服时间有讲究

作者: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三医院 龚斯霞
发布:2025-07-18 阅读量:0   发表证书

 

清晨匆忙赶去上班,或是忙碌工作忘记时间,许多糖尿病患者都有过漏服降糖药的经历。按时服用降糖药是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的关键,但漏服后错误补服可能引发严重健康风险。不同类型的降糖药,补服时间和方法大有讲究,了解这些知识,才能更好地管理血糖。

认识降糖药的不同类型与作用机制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降糖药主要分为七大类,每类药物的作用机制不同,这也决定了它们漏服后的处理方式存在差异,且各自的常规服药时间也有所不同。

胰岛素促泌剂中的磺脲类一般建议在早餐前半小时服用,非磺脲类需在餐前 15 分钟内服用;双胍类普通剂型通常随餐服用,缓释剂型适合晚餐时服用;α-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要在吃第一口饭时嚼服;噻唑烷二酮类、DPP-4 抑制剂可在一天中任意固定时间服用;GLP-1 受体激动剂短效制剂多在餐前注射,长效制剂按固定周期使用;SGLT-2 抑制剂晨起空腹服用即可。了解这些服药时间,也有助于减少漏服的发生。胰岛素促泌剂包括磺脲类(如格列本脲、格列齐特)和非磺脲类(如瑞格列奈、那格列奈),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来降低血糖;双胍类以二甲双胍为代表,主要作用是减少肝脏葡萄糖的输出,并增加肌肉等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如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能延缓碳水化合物在肠道的吸收,降低餐后血糖;噻唑烷二酮类(如吡格列酮)通过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帮助身体更好地利用自身胰岛素;DPP-4 抑制剂(如西格列汀、沙格列汀)抑制二肽基肽酶- 4,增加肠促胰素水平,调节胰岛素分泌;GLP-1受体激动剂(如利拉鲁肽、司美格鲁肽)模拟胰高血糖素样肽-1,调节血糖并延缓胃排空;SGLT-2抑制剂(如达格列净、恩格列净)则抑制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使多余的葡萄糖从尿液排出。

不同类型降糖药的漏服补服方法

胰岛素促泌剂:

磺脲类药物降糖作用较强且持续时间长。餐前漏服时,如果距离用餐时间不到30分钟,可立即补服;超过30分钟,若血糖只是轻微升高,可不补服,若显著升高,可减半补服。餐后漏服,30分钟内可立即补服,超过30分钟,需根据血糖升高程度,轻度升高可减少剂量补服,严重升高则谨慎补服并密切监测血糖。临近下次服药时间漏服,无需补服,避免因重复用药引发低血糖。

非磺脲类药物起效快、作用时间短。餐前漏服,15分钟内可立即补服,超过 15 分钟,视血糖情况决定是否减少剂量补服。餐后漏服应尽快补服,若临近下次服药时间,直接跳过此次,防止低血糖。

双胍类:

普通剂型的双胍类药物,餐中或餐后漏服,若时间不长可立即补服,接近下次服药时间则无需补服,下次正常剂量服用。缓释剂型的药物,当天发现漏服可在晚餐时补服,第二天才发现就跳过此次,下次正常服用。

α-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用餐时漏服应立即补服,若餐后才想起,补服效果不佳,可适当增加运动量来控制血糖,下次正常服用。临近下次服药时间漏服,无需补服。

噻唑烷二酮类、DPP-4抑制剂和 SGLT-2抑制剂:

这三类药物漏服后,如果在当天发现,可随时补服;若第二天才发现,跳过此次,下次正常服用,通常不会影响整体降糖效果 。

GLP-1受体激动剂:

短效制剂漏服时间在12小时内,可立即补服,超过12小时,跳过此次,下次正常时间按原剂量注射。长效制剂(如一周一次)发现漏服后尽快补服,之后按原计划时间继续用药。

漏服补服的通用注意事项

无论是否补服降糖药,都要加强血糖监测。建议漏服当天增加监测次数,空腹、餐后2小时、睡前均需测量,若使用胰岛素促泌剂,还应重点关注夜间血糖。千万不能因漏服而在下一次服药时加倍剂量,这极易引发低血糖。漏服后可适当调整饮食,减少含糖饮料、糕点等高糖食物摄入,增加运动量,但要避免剧烈运动,防止低血糖发生。

如果出现心慌、出汗、手抖等低血糖症状,应立即进食糖果或饼干;若出现头晕、恶心、呼吸急促等高血糖症状,需尽快就医。若对漏服补服的方法存在疑问,或补服后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联系医生或药师,获取专业指导。

结语

规律服用降糖药是控制血糖的基础,但偶尔的漏服难以完全避免。掌握不同类型降糖药的漏服补服方法,做好血糖监测与生活方式调整,能有效降低漏服带来的风险。希望广大糖尿病患者养成定时服药的习惯,共同管理好血糖,享受健康生活。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20220042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