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心血管疾病,高危心梗患者因冠状动脉严重堵塞、心功能急剧恶化,死亡率显著升高。传统治疗手段在应对此类复杂病情时存在局限性,难以有效维持患者生命体征并开通堵塞血管。近年来,体外膜肺氧合(ECMO)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应用,为高危心梗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本文将详细介绍 ECMO 联合 PCI 抢救高危心梗患者的相关知识,助力大众深入了解这一先进治疗技术。
ECMO 与 PCI 技术概述
体外膜肺氧合(ECMO)通过体外循环替代部分或全部心肺功能,将静脉血引出经氧合器转化为动脉血,再泵回体内。在高危心梗救治中,ECMO 可减轻心脏负荷,适用于心源性休克等危急情况,为后续治疗争取时间。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治疗冠状动脉狭窄的微创技术,经外周血管将球囊、支架等器械送至病变部位,通过扩张或支架植入恢复冠状动脉血流,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可有效挽救濒死心肌。
ECMO 联合 PCI 救治高危心梗患者流程
患者入院后,通过心电图、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测及心脏超声等手段,快速评估病情。若出现心源性休克、严重低氧血症等高危表现,且符合治疗指征,立即启动联合治疗方案。
确定治疗后,选择股动静脉或颈内静脉建立 ECMO 系统,置入引流管和回输管并连接设备,启动体外循环。运行期间密切监测生命体征与设备状态,动态调整参数。
在 ECMO 支持下开展 PCI 手术,穿刺外周血管建立通路,注入造影剂明确病变后,利用球囊扩张或支架植入开通堵塞血管,全程监测患者生命指标。
术后患者转入重症监护室,ECMO 持续辅助并逐步降低流量,监测生命体征与各器官功能,预防并发症。待心脏功能稳定后撤离 ECMO,制定个性化康复方案促进恢复。
ECMO 联合 PCI 救治的优势与意义
ECMO 联合 PCI 治疗高危心梗,通过技术协同实现救治突破。ECMO 作为临时生命支持系统,可替代心脏泵血与肺脏气体交换功能,在 PCI 术前稳定患者血流动力学,为手术创造条件。对于心源性休克、严重低氧血症等无法耐受常规 PCI 的危重患者,ECMO 能维持其生命体征,使手术得以顺利开展。而 PCI 则凭借微创介入手段,精准扩张冠状动脉狭窄部位,植入支架恢复血管通畅,从根本上解除心肌缺血问题,促进心脏功能修复。
相较于传统单一疗法,ECMO 联合 PCI 优势显著。单纯药物治疗无法快速疏通堵塞血管,直接 PCI 手术对危重患者风险极高,易致救治失败的情况。而 ECMO 联合 PCI 实现技术互补,既保障手术安全,又提升血管再通率,大幅降低患者死亡率与致残率。该方案不仅为患者带来生机,更推动心血管危重症救治技术革新,引领急救水平迈向新高度。
高危心梗的预防
(一)识别高危人群
部分人群因疾病、生活习惯或遗传因素,更易遭遇高危心梗。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患者,因长期血管病变或代谢异常,易形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长期吸烟、酗酒者,有害物质刺激血管加速老化狭窄;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的人群,受遗传影响发病风险显著升高;肥胖、缺乏运动、精神压力大的人群,因脂肪代谢紊乱、心肺功能弱、内分泌失调,同样面临较高风险。此类高危人群需定期体检,监测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及时发现潜在问题。
(二)健康生活方式
科学生活方式是预防心梗的重要防线。饮食上,减少油炸食品、动物内脏等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控制高糖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调节血脂血糖;运动方面,每周坚持 150 分钟快走、游泳等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增强心肺功能;同时,戒烟限酒、规律作息,避免熬夜。通过冥想、深呼吸或社交活动调节情绪,缓解压力,维持心血管系统稳定。
(三)心梗发作应对措施
突发心梗时,正确处置能争取关键救治时间。若出现持续胸痛、胸闷、心悸或呼吸困难,应立即停止活动,原地休息减少心脏负担,并迅速拨打急救电话。等待救援期间,若有硝酸甘油,可舌下含服 1 片,5 分钟后症状未缓解可再服,最多不超过 3 次。保持冷静,避免过度紧张焦虑,为后续治疗创造有利条件。
结语
ECMO 联合 PCI 为高危心梗患者提供了更有效的救治手段,显著提升了此类患者的生存概率和预后质量。了解这一先进治疗技术,掌握高危心梗的预防和急救知识,对于大众保护自身和家人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希望通过本文的科普,能让更多人认识到早期预防、及时治疗的重要性,共同为心血管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