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发作时家庭护理的应急妙招

作者:岑溪市三堡镇中心卫生院 李沅霏
发布:2025-07-18 阅读量:0   发表证书


哮喘,就像一个隐匿的“小恶魔”,常常在不经意间发作,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当哮喘突然发作时,患者和家属往往会感到惊慌失措。其实,掌握一些家庭护理的应急妙招,能在关键时刻发挥重要作用,帮助患者缓解症状,争取宝贵的治疗时间。

识别哮喘发作的信号

在采取应急措施之前,准确识别哮喘发作的信号至关重要。哮喘发作时,患者通常会出现一系列典型症状。呼吸急促是最为明显的表现之一,患者会感觉呼吸变得又快又浅,仿佛每一次呼吸都耗尽了全身的力气。喘息声也十分常见,呼吸时伴有高调的哮鸣音,就像拉风箱一样,尤其在呼气时更为明显。咳嗽也是哮喘发作的常见症状,多为干咳或伴有少量白色黏痰,且咳嗽往往在夜间或清晨加重。此外,患者还可能感到胸闷,胸部仿佛被重物压住,有窒息感。当发现患者出现这些症状时,就要高度警惕哮喘发作的可能。

保持冷静,安抚患者情绪

哮喘发作时,患者往往会因为呼吸困难而感到恐惧和焦虑,这种负面情绪又会进一步加重症状,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家属首先要保持冷静,用温和、坚定的语气安慰患者,告诉他们不要害怕,自己会一直陪伴在身边。可以通过轻拍患者的背部、握住他们的手等方式给予身体上的安慰,让患者感受到支持和鼓励,从而缓解紧张情绪,有助于减轻症状。

调整患者体位

正确的体位对于缓解哮喘症状非常重要。让患者采取坐位或半卧位,身体微微前倾,这样可以使膈肌下降,胸腔容积增大,有利于改善呼吸。避免让患者平躺,因为平躺时膈肌上抬,会限制肺部的扩张,加重呼吸困难。同时,要注意为患者提供舒适的支撑,比如在背后垫上柔软的靠垫,让患者能够放松身体。

迅速吸入缓解药物

对于哮喘患者来说,随身携带缓解药物是必不可少的。当哮喘发作时,应立即帮助患者使用吸入型速效支气管舒张剂,如沙丁胺醇气雾剂等。使用前,要先摇晃药瓶,确保药物均匀混合。然后让患者深呼气,尽量将肺内的气体排出,接着将喷嘴放入口中,闭合嘴唇,在缓慢深吸气的同时按压药瓶,使药物随吸气进入气道。吸气后要屏气 10 秒左右,再缓慢呼气。一般来说,初始剂量为 1 - 2 喷,如果症状没有明显缓解,可每隔 20 分钟重复给药 1 次,但 1 小时内用药次数不宜超过 3 - 4 次。需要注意的是,使用药物时要严格按照说明书或医生的指导进行,避免过量使用。

改善室内环境

哮喘发作时,室内环境的质量对患者的病情有着重要影响。要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及时开窗通风,但要注意避免对流风直接吹向患者。如果室外空气污染严重,如雾霾天气,则应关闭门窗,使用空气净化器来净化室内空气。同时,要控制室内的温度和湿度,温度保持在 20 - 22℃,湿度在 50% - 60%较为适宜。避免室内过于干燥或潮湿,因为干燥的空气会刺激呼吸道黏膜,加重咳嗽和喘息症状,而潮湿的环境则容易滋生尘螨、霉菌等过敏原,诱发哮喘。此外,还要清除室内的过敏原,如花粉、宠物毛发、灰尘等。定期打扫房间,使用吸尘器清洁地面和家具表面,被褥、枕套等要经常清洗并在阳光下暴晒。

提供充足的水分

哮喘发作时,患者呼吸加快,会导致体内水分大量流失,容易引起脱水。因此,要让患者适量饮用温开水,以补充水分,稀释痰液,使痰液更容易咳出。但要注意不要让患者一次性大量饮水,以免加重心脏负担,应少量多次饮用。如果患者无法自行饮水,家属可以用小勺或吸管帮助患者喂水。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在采取应急措施的同时,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注意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节律和深度,以及喘息声、咳嗽等症状是否有所缓解。同时,要观察患者的面色、口唇颜色等,如果出现面色苍白、口唇发绀等缺氧表现,说明病情可能较为严重,需要及时就医。此外,还要记录患者使用药物的时间和剂量,以便向医生提供准确的病情信息。

哮喘发作虽然可怕,但只要掌握了正确的家庭护理应急妙招,就能在关键时刻为患者提供有效的帮助。同时,哮喘患者平时也要注意规范治疗,定期复查,避免接触过敏原,预防哮喘的发作。希望通过这些科普知识,能让更多的哮喘患者和家属了解如何在家庭中应对哮喘发作,保障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20220042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