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扁桃体炎,护理巧应对

作者:玉林市第三人民医院 孔高红
发布:2025-07-18 阅读量:0   发表证书

在儿科门诊,小儿扁桃体炎是极为常见的病症,不少家长一看到孩子扁桃体红肿,就焦虑万分。其实,只要应对方法得当,就能帮助孩子顺利康复。接下来,咱们就讲讲小儿扁桃体炎该如何护理。

认识小儿扁桃体炎

扁桃体是人体免疫系统的 “前哨”,在儿童时期,它特别活跃,肩负着抵御病菌入侵的重任。当孩子免疫力下降时,如受凉、过度疲劳,藏在口腔、扁桃体内的病原体就会兴风作浪,引发扁桃体炎。

扁桃体炎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扁桃体炎起病急,孩子会发热、咽痛,吞咽时疼痛加剧,有时还伴有咳嗽。严重时,体温可达 39℃甚至更高,小一些的孩子可能会因咽痛拒绝进食,还会流口水。部分孩子颈部淋巴结会肿大,触碰时疼痛。而慢性扁桃体炎多由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导致,症状相对较轻,可能会有咽部不适、异物感,孩子时不时清嗓子。

专业医疗护理

当孩子出现扁桃体炎症状时,家长首先需要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高烧超过39℃且不退、呼吸困难或吞咽极度困难、颈部淋巴结显著肿大、皮疹出现或孩子精神状态极差。

在医院,医生可能会进行咽拭子检查以确定病原体类型(病毒性或细菌性),必要时还会进行血液检查。治疗方面,对于细菌性扁桃体炎,抗生素是主要治疗手段,但必须按医嘱完成整个疗程,切勿自行停药。病毒性扁桃体炎则以对症治疗为主,如退热、止痛等。

对于反复发作的慢性扁桃体炎(每年发作5-7次以上),医生可能会建议扁桃体切除术。现代医学技术使这一手术更加安全微创,但具体是否手术需由专业医生评估后决定。

住院护理常见于严重病例或出现并发症时。在医院,护理人员会密切监测患儿生命体征,确保足够液体摄入,并定时进行口腔护理。对于手术患儿,术后护理重点包括疼痛管理、出血观察和渐进式饮食调整。

家庭护理实用技巧

家庭护理在小儿扁桃体炎康复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下是经过验证的有效护理方法:

饮食调整是首要任务。为孩子准备温凉、柔软、不刺激的食物,如稀粥、面条汤、土豆泥等。冷饮如冰淇淋(无坚果颗粒)不仅能提供热量,还能暂时缓解喉咙疼痛。切记避免酸性、辛辣或粗糙食物,这些会加重喉咙刺激。少量多次的喂养方式更易被患儿接受。

水分补充不容忽视。喉咙痛常使孩子不愿饮水,但脱水会加重症状。可以尝试给孩子喝温凉的蜂蜜水(1岁以上)、淡茶或稀释的果汁。吸管喝水有时能减轻吞咽不适。观察尿液颜色是判断 hydration 状态的简单方法——淡黄色为宜。

缓解喉咙疼痛有多种方法:大龄儿童可以用温盐水漱口(1/41/2茶匙盐加入一杯温水);在医生建议下使用适合儿童剂量的止痛药;冷敷颈部也能带来舒适感。 humidifier 增加空气湿度有助于减轻喉咙干燥不适。

休息与活动平衡:急性期应保证充分休息,但也不必绝对卧床。随着症状减轻,可逐渐恢复安静活动。保持孩子心情愉快对康复同样重要,可以一起阅读或玩些轻松的游戏。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是家长的重要职责。记录体温变化、饮食摄入量、排尿情况等,这些信息对复诊时医生的评估很有帮助。特别注意是否有呼吸困难、持续高热或精神萎靡等警示信号。

预防胜于治疗

预防小儿扁桃体炎需要多管齐下,建立全方位的防护体系:

增强免疫力是根本之道。保证孩子均衡饮食,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规律作息,确保充足睡眠;适度户外运动,接受日光浴;按时接种疫苗(如流感疫苗)。这些措施能全面提升抵抗力。

教导孩子正确洗手方法,特别是在公共场所回家后和餐前;避免与患呼吸道感染的人密切接触;不共用餐具、水杯等个人物品;定期清洁玩具和常接触的表面。

环境管理容易被忽视却十分关键。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但避免直接吹风;冬季使用加湿器维持适宜湿度(40%-60%);避免被动吸烟,烟雾会刺激呼吸道黏膜,增加感染风险。

对于反复发作的孩子,可以尝试一些中医调理方法,如适量服用滋阴清热的食疗方(需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季节交替前提前做好防护,如外出戴口罩,减少人群密集场所暴露时间。

总之孩子生病,家长心疼又着急。了解小儿扁桃体炎的护理方法,家长就能镇定应对,帮助孩子尽快康复。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远离疾病困扰。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20220042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