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手术后,这些细节助你快速康复

作者:平南县人民医院 骆晓茵
发布:2025-07-18 阅读量:0   发表证书

心梗像藏在身体的“定时炸弹”,威胁生命。很多患者经心脏支架植入术或搭桥术保住性命,手术成功仅是开头,术后护理康复很关键,如同接力赛,需医患及家属共同努力。今天就来讲讲心梗术后居家护理与胸痛应对方法,让科普知识融入日常生活。

 

认识胸痛及应对方法

 

胸痛是心梗典型症状,但普通人也可能遇到。学会识别胸痛及应急处理,关键时刻能救命。

识别心梗相关胸痛信号,可从以下几方面判断:一是典型部位,胸痛多在胸骨后或心前区,可放射至肩膀(尤以左肩)、手臂内侧、下巴、颈部或背部,范围较广;二是疼痛性质,常为压迫感、紧缩感、沉重感或烧灼感,似胸口压巨石,有濒死感,非刺痛或针扎痛;三是持续时间,普通心绞痛疼几分钟,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心梗引发的胸痛通常超15分钟,休息或服药也难缓解;四是伴随症状,可能大汗淋漓、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头晕目眩、极度恐惧或呼吸困难,提示病情危急。即便症状不典型,只要胸痛持续不缓解或反复发作,就要立即就医,切勿抱有侥幸心理。

 

突发胸痛,正确应对方法如下:

马上停止活动,不管在做什么,立刻坐下或躺下,避免体力消耗,减轻心脏负担;

拨打120急救电话,清晰告知具体地址、胸痛症状及持续时间,保持电话畅通,等待救护车,切勿自行驾车;

合理使用急救药物,若曾被诊断为冠心病,医生开了硝酸甘油且患者血压不低,可舌下含服1片,5分钟后症状未缓解可再含1片(最多3次),低血压患者禁用;

保持呼吸通畅,解开过紧衣领,开窗通风,若患者意识清醒,安抚其情绪,避免过度紧张。

胸痛无小事,切勿拖延。心梗抢救黄金时间为发病后120分钟,越早治疗,预后越好。

 

心梗术后居家护理的要点

 

术后在家护理是康复的关键阶段,患者和家属需从身体监测、伤口护理、饮食调整、心理与运动康复等多方面着手,助力身体恢复。

 

身体指标勤关注

心率监测:正常心率是每分钟60-100次。术后心率常会有波动,若持续过快(超过100 /分)或过慢(低于60 /分),还伴有头晕、乏力等症状,务必及时就医。

血压把控:正常血压收缩压在90-139mmHg,舒张压在60-89mmHg。术后要遵医嘱服药,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剧烈运动。若血压突然升高(超过180mmHg)或降低(低于90mmHg),需马上就诊。

呼吸留意:术后若出现呼吸急促、困难,可能是肺部出现问题。可进行深呼吸和有效咳嗽训练:吸气时腹部鼓起,呼气时腹部收缩;先深吸一口气,再用力咳嗽将痰咳出。

 

护理伤口要细心

观察伤口变化:查看伤口有无红肿、渗血、流脓。若红肿范围扩大、流脓增多或有脓性分泌物,可能是感染,需尽快就医。

做好疼痛管理:术后伤口疼痛应逐渐减轻。若疼痛加剧或难以忍受,及时告知医生,调整止痛方案。

保持清洁干燥:伤口未愈合前避免沾水,洗澡时用防水敷料保护。穿着宽松衣物,减少摩擦。

 

饮食调整有讲究

低盐低脂低胆固醇:每日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食用油25-30克。少吃咸菜、油炸食品、动物内脏等。

高纤维易消化: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类,预防便秘。避免辛辣、油腻食物,减轻肠胃负担。

补充优质蛋白:适量摄入瘦肉、鱼类、蛋类、豆类,助力身体恢复。例如早餐可吃燕麦粥、水煮蛋、牛奶、水果;午餐吃瘦肉炒蔬菜、米饭;晚餐吃清蒸鱼、豆腐汤、蔬菜沙拉。

 

心理运动齐重视

心理调节:术后患者易焦虑或抑郁,家属要多陪伴鼓励。必要时可寻求心理医生帮助。

适度运动:在医生指导下逐步恢复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等。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

术后居家护理需耐心、细心,患者和家属携手共进,遵循科学护理方法,定能加快康复进程,早日恢复健康。

 

定期复查,预防复发

 

心梗术后,定期复查特别重要,这能让医生准确了解心脏功能恢复得怎么样,药有没有效果。患者一定要严格按照医生说的吃药,不能自己随便停药或者减量,不然会影响治疗效果。同时,要控制好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这些危险因素,戒烟限酒,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这样才能让心脏好好康复。

 

结语

 

心梗术后护理是个系统工程,需要患者、家属和医护人员一起努力。学会应对胸痛,做好居家护理,定期去复查,才能更好地恢复,防止复发。希望这篇文章能让大家更好地了解心梗术后护理的知识,一起守护好我们的心脏健康!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2022004291号